種植油用牡丹的地區(qū)和油用牡丹的價值
種植油用牡丹的地區(qū)和油用牡丹的價值
油用牡丹是一種灌木植物。野生的牡丹主要分布于甘肅省,四川省,云南北部,主要為紫斑牡丹,陜西省,菏澤,洛陽等地,為鳳丹牡丹。那么種植油用牡丹的地區(qū)和油用牡丹的價值?下面學習啦小編帶你看看油用牡丹的種植。僅供學習參考。
種植油用牡丹的地區(qū)
油用牡丹是一種灌木植物。分布于中國山東省菏澤、河南省洛陽、
陜西省太白山一帶、安徽省亳州市、銅陵市鳳凰山、甘肅省以及湖南湘西等。
現在用于商業(yè)生產中的油用牡丹僅有鳳丹和紫斑兩個品種。
中國林科院通過對壓榨牡丹籽油分析,這種以牡丹籽仁為原料,經壓榨、精制等工藝而成的金黃色透明油狀液體,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2%以上,其中α-亞麻酸占42%,多項指標超過被稱為“液體黃金”的橄欖油。中國林科院化驗人員驚嘆:“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!”
油用牡丹的研究價值
油用牡丹是一種新興的木本油料作物,具備突出的“三高一低”的特點:高產出(五年生畝產可達300公斤,畝綜合效益可達萬元)、高含油率(籽含油率22%)、高品質(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2%)、低成本(油用牡丹耐旱耐貧瘠,適合荒山綠化造林、林下種植;一年種百年收,成本低)。
1、中國90年代初人均植物油消費不足6公斤,當前超過了20公斤。而美國人均植物油消費為32公斤,歐盟為27公斤,我國人均植物油消費隨著GDP增長將繼續(xù)保持升勢。
2、十年內中國五大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及產量呈下降趨勢,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,種植面積及產量在近兩年呈加速下滑。以大豆為例,十年內大豆國內種植面積徘徊在1.2億畝,產量徘徊在1500萬噸,2012年中國大豆種植面積下滑到8000多萬畝。
3、國內油籽壓榨量劇增。十年內,僅大豆的壓榨量就由1000萬噸左右迅猛增加到6000萬噸左右。
4、國內油籽壓榨原料嚴重依賴進口。由于國內產量限制及壓榨量激增,中國油籽壓榨原料嚴重依賴進口,目前大豆和菜籽年進口達到6000萬噸,進口依存度80%以上,作為國家戰(zhàn)略產業(yè),已遠遠超出了國家戰(zhàn)略安全的紅線,相當于每年進口4億畝的大豆種植面積。
2009年1-11月,中國食用植物油加工行業(yè)實現主營業(yè)務收入4250.91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.77%;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39.56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0.85%。
油用牡丹的經濟效益
中國林科院通過對壓榨牡丹籽油分析,這種以牡丹籽仁為原料,經壓榨、精制等工藝而成的金黃色透明油狀液體,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2%以上,其中α-亞麻酸占42%,多項指標超過被稱為“液體黃金”的橄欖油。中國林科院化驗人員驚嘆:“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!”
目前,經國內油脂權威部門江南大學和中國糧油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等多家專業(yè)機構測試表明,牡丹籽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0%以上,尤其難能可貴的是,多不飽和脂肪酸-亞麻酸含量超過40%,是橄欖油的40倍。
牡丹籽,色黑、皮硬、味苦,不規(guī)則圓型,比黃豆稍大。鳳丹、紫斑兩個牡丹品種,結籽多,生長快,適合藥用。在高產試驗中牡丹籽曾經達到過畝產1980市斤,目前普通的鳳丹一般畝產可以達到800到1000市斤花籽。而一畝黃豆的產量也就是300來市斤,在出油率相同的情況,牡丹籽的產出率是大豆的三倍,一畝牡丹等于三畝大豆。這還不算牡丹在結籽的同時,還能同時生產丹皮。如果對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,生產牡丹茶和其他保健食品,一畝鳳丹的經濟效益遠遠高于大豆和其他經濟作物,產值可達1萬多元。牡丹是木本植物,多年生,不用像大豆一樣年年播種,除了前三年沒有產量外,此后30-60年里產量一直會很穩(wěn)定。
油用牡丹是一種多年生小灌木,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態(tài)樹種。油用牡丹栽植密度(定植)為每畝2200棵左右,株行距:0。4米×0。5米。油用牡丹種植后,可以收益40年,堪稱鐵桿莊稼。不換茬就意味著節(jié)省了人力、物力和財力。
油用牡丹耐干旱、耐瘠薄、耐高寒。安徽銅陵鳳凰山一帶的鳳丹牡丹8個月不下雨沒有旱死;甘肅蘭州、定西一帶紫斑牡丹種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、干旱、貧瘠山嶺上,年降雨量僅300毫米就可生長,每畝還能結籽400斤左右,并且這種地方生產出的牡丹籽油α-亞麻酸含量高達49%,被稱為腦黃金之最。
我國西北黃土高原不少區(qū)域都適合油用牡丹的生長,陜西延安萬花山的紫斑牡丹每年每畝產籽可達500多斤。根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報告顯示,我國現在還有宜林地66060萬畝,這為我國油用牡丹的發(fā)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
看過“種植油用牡丹的地區(qū)和油用牡丹的價值”的人還看了: